-
整合"一区三园"资源 天门擘画国家级新区蓝图
天门市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,正全力推进"一区三园"(天门经济开发区、高新园、工业园、岳口工业园)资源整合,通过强化产业协同与创新要素集聚,显著优化招商引资格局。依托省级开发区基础,"一区三园"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擎,通过政策引导实现"飞地经济"高效运作,为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奠定核心支撑,全面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。 一、 "一区三园"历经多年发展,已成为天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。作为省级开发区,其经济总量占比超天门市地区生产总值五成,集中承载全市超八成的高新技术企业。以智能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加速形成,科技成果转化率持续提升。湖北省政府发展规划明确支持省级开发区提档升级,天门市依托省级政策红利,系统性优化园区基础设施与产业配套,显著增强创新资源吸附能力。 二、 天门市创新推行"飞地经济"机制,重构全域产业协作体系。根据湖北省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,天门市发布专项政策,要求所有乡镇新引进的工业项目统一入驻"一区三园",并由项目引荐乡镇与承载园区共享税收收益。此项机制打破行政壁垒,实现土地指标、环境容量等要素向主平台集中。公开数据显示,通过资源再配置,天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用地亩均产值两年间提升三成,形成"全域招商、园区承载"的集约化发展范式。 三、 冲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,天门市实施"一区三园"深度整合计划。湖北省发展改革部门公开文件显示,天门市已被纳入省级重点培育梯队。在硬件建设方面,天门市统筹推进智慧园区管理系统、共性技术研发平台、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建设;软环境优化领域则聚焦"标准地"出让改革、产学研用融合机制创新。天门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需对标国家级开发区在R&D投入强度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等核心指标要求进行攻坚提升。 四、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升级行动的战略支点。天门市以产业链全景图为引导,重点补强新能源装备、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短板环节。公开招商信息显示,天门市近两年引进的亿元项目中,约七成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。湖北省科技厅备案信息证实,天门市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数量在县域位居前列,同时联合高校设立产业研究院加速技术转化。这种"科技型中小企业-高新技术企业-瞪羚企业"梯次培育体系,正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。 五、 国家级开发区创建不仅是平台升级,更是县域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。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,天门市正通过"亩均论英雄"改革倒逼低效用地腾退,其单位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已达湖北省规定标准的1.5倍。湖北省开发区综合考评报告指出,天门市在绿色制造、数字化改造等转型指标上取得显著突破。未来将立足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定位,强化与周边国家级新区协同联动,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。
2025-07-0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